云南省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

   2024-12-26 2
核心提示:创新发展添动能  共同致富谱新篇云南省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抱团发展,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服务,实施标准

创新发展添动能  共同致富谱新篇

云南省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抱团发展,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服务,实施标准化生产,大力创建品牌,注重资源整合,发展壮大了葡萄产业,增加了农户和村集体的收入。


1、统一供应农资

合作社是本着几户农民一起买农资便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初衷组建起来的。一直以来,合作社都是直接从厂家采购农资,以厂家指导价配送给成员,农资配送量计入成员账户,并为成员提供农资施用技术指导服务。葡萄收获后,合作社将采购农资环节产生盈余的 60% 按农资配送量返还给成员、10% 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30% 作为生产技术管理团队的技术服务费。2019 年仅农资采购一项,返还成员的盈余就达 1142 万元。

2、统一技术服务

合作社引入红地球、夏黑、红宝石、火焰无核、阳光玫瑰、紫甘无核等优质葡萄品种,开展葡萄品种资源的储备和品种选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科技培训、统一配方施肥,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合作社按 10~20 户成员的规模标准,建立成员之家,并推选一名家长,由家长牵头组成生产技术管理团队,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合作社制定了葡萄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在云南省葡萄主产区推行,推动了农户种植节本增效。用常规种植技术模式,单个农户只能管理 3~5 亩,每亩肥药成本 6000 元以上,采用合作社的种植技术模式后,单个农户可以管理 20~30 亩,每亩肥药成本 3000 元左右,亩均节约肥药成本 3000 元左右。

3、注重品牌创建

合作社把绿色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目标,建设运用“源头可控制、过程有监管、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跟踪、质量可溯源、信息可查询”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合作社把二维码小纸片放置在果粒间,消费者购买葡萄时,扫描二维码就能了解葡萄的生产全过程。每一串从基地产出的葡萄都有自己的“身份证”,都能溯源,消费者买得放心。合作社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做好产品质量认证、商标注册、名牌产品争创工作,注册了“楼铁源” 商标,葡萄生产基地通过了“GLOBOL.GAP”认证,产品获得了“中国十大葡萄品牌”“中国百强果品”等称号。“楼铁源”牌葡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供不应求,一货难求。

4、促进村社合作

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联合组建合作农场,推进葡萄产业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合作社 +农户”组建合作农场。合作社与蔡甸村5户农户共建合作农场,带动农户种植葡萄 115 亩。2020 年 7 月,葡萄全部售完,实现纯收入 460 万元,农户占股 50%,共获利 230 万元。此外,5 户农户参与葡萄种植,获得劳务收入 69 万元;通过共建合作农场,参与葡萄种植,户均实现纯收入59.8 万元。

二是“合作社 +村组集体”组建合作农场。村组集体将闲置土地、沟渠、路坝、库潭、水池等入股合作农场,引导村民加入合作农场。合作社负责为种植户提供农资采购、技术指导、品牌营销等服务。比如,小龙潭、周能等村民小组将集体资源资产入股合作农场后,每个村组集体年增加经济收入 88 万元。

三是“合作社 +村集体 +公司”组建合作农场。蔡甸村成立了宾川县乐满地农业开发公司,其中村集体退耕还林土地、林地作价入股、占股 20%,村民现金出资、占股 80%。公司投资 653 万元,种植酿酒葡萄 130 亩、鲜食葡萄 210 亩、突尼斯软籽石榴 400 亩、滇橄榄 240 亩,并以团体成员身份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规划管理。合作社依托公司筹措的资金,建成集葡萄酒酿制、农家餐饮娱乐、科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建设红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通过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农业案例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案例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新疆农业服务平台所有. 新ICP备2025018447号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